大義的讀音 大義的意思
大義 (詞語解釋)大義,漢語詞匯。拼音:dà yì。釋義:1、正道;大道理。代表正義的道理。2、夫婦之義。3、要義;要旨。
- 大
- 義
“大義”的讀音
- 拼音讀音:
- [dà yì]
- 漢字注音:
- ㄉㄚˋ ㄧˋ
- 簡繁字形:
- 大義
- 是否常用:
- 否
“大義”的意思
基本解釋
基本解釋
大義 dàyì
(1) [righteous cause;cardinal principles of righteousness]∶代表正義的道理
孤不度德量力,欲信大義于天下。——《三國志·諸葛亮傳》
深明大義
(2) [Women's marriage]∶夫婦之義,謂婚姻
既欲結大義,故遣來貴門。——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
(3) [gist]∶文章、論著或理論的精要之處
辭典解釋
大義 dà yì ㄉㄚˋ ㄧˋ 正道。
《文選.潘岳.西征賦》:「甄大義以明責,反初服于私門。」
《三國演義.第六回》:「吾始興大義,為國除賊。」
經書中的要義。
《文選.杜預.春秋左氏傳序》:「然劉子駿創通大義,……皆先儒之美者也。」
英語 righteousness, virtuous cause, a woman's marriage, main points of a piece of writing
法語 justice, cause vertueuse, mariage d'une femme, principaux points d'un texte
網絡解釋
大義 (詞語解釋)
大義,漢語詞匯。拼音:dà yì。釋義:1、正道;大道理。代表正義的道理。2、夫婦之義。3、要義;要旨。
“大義”的單字解釋
【大】:[dà]1.指面積、體積、容量、數量、強度、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,與“小”相對:大廳。大政。大氣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2.指大小的對比: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。3.規模廣,程度深,性質重要:大局。大眾。4.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:不大高興。5.年長,排行第一:老大。6.敬辭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筆。7.時間更遠:大前年。8.〔大夫〕古代官職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9.超過事物一半,不很詳細,不很準確:大概。大凡。[dài]1.〔大夫〕醫生(“夫”讀輕聲)。2.〔大王〕戲曲、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(“王”讀輕聲)。[tài]1.古同“太”。2.古同“泰”。
【義】:1.合宜的事情。《論語?為政》:“見義不為,無勇也。”《淮南子?齊俗》:“為義者,布施而德。”2.正道、正理。《孟子?公孫丑上》:“其為氣也,配義與道,無是餒也。”3.死節、殉難。《禮記?禮運》:“故國有患,君死社稷謂之義。”《宋史?卷四五○?忠義傳五?尹穀傳》:“尹務實,男子也,先我就義矣。”4.法則。《呂氏春秋?孟春紀?貴公》:“無偏無頗,遵王之義。”5.意思:“意義”、“字義”。漢?孔安國《尚書序》:“以所聞伏生之書,考論文義,定其可知者,為隸古定。”6.功用。《左傳?昭公三十一年》:“故君子動則思禮,行則思義,不為利回,不為義疚。”7.姓。如漢代有義縱。8.合於正義的:“義民”、“義婦”、“義舉”。《書經?康誥》:“汝陳時臬事,罰蔽殷彝,用其義刑義殺,勿庸以次汝封。”9.用來周濟公眾的:“義莊”、“義塾”、“義舍”。《三國志?卷八?魏書?張魯傳》:“諸祭酒皆作義舍,如今之亭傳。”10.假的,有其名而非真﹑非親的:“義父”﹑“義子”﹑“義肢”﹑“義齒”。
“大義”的相關詞語
* 大義的讀音是:dà yì,大義的意思:大義 (詞語解釋)大義,漢語詞匯。拼音:dà yì。釋義:1、正道;大道理。代表正義的道理。2、夫婦之義。3、要義;要旨。
基本解釋
大義 dàyì
(1) [righteous cause;cardinal principles of righteousness]∶代表正義的道理
孤不度德量力,欲信大義于天下。——《三國志·諸葛亮傳》
深明大義
(2) [Women's marriage]∶夫婦之義,謂婚姻
既欲結大義,故遣來貴門。——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
(3) [gist]∶文章、論著或理論的精要之處
辭典解釋
大義 dà yì ㄉㄚˋ ㄧˋ正道。
《文選.潘岳.西征賦》:「甄大義以明責,反初服于私門。」
《三國演義.第六回》:「吾始興大義,為國除賊。」
經書中的要義。
《文選.杜預.春秋左氏傳序》:「然劉子駿創通大義,……皆先儒之美者也。」
英語 righteousness, virtuous cause, a woman's marriage, main points of a piece of writing
法語 justice, cause vertueuse, mariage d'une femme, principaux points d'un texte
大義 (詞語解釋)
大義,漢語詞匯。拼音:dà yì。釋義:1、正道;大道理。代表正義的道理。2、夫婦之義。3、要義;要旨。【大】:[dà]1.指面積、體積、容量、數量、強度、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,與“小”相對:大廳。大政。大氣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2.指大小的對比: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。3.規模廣,程度深,性質重要:大局。大眾。4.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:不大高興。5.年長,排行第一:老大。6.敬辭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筆。7.時間更遠:大前年。8.〔大夫〕古代官職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9.超過事物一半,不很詳細,不很準確:大概。大凡。[dài]1.〔大夫〕醫生(“夫”讀輕聲)。2.〔大王〕戲曲、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(“王”讀輕聲)。[tài]1.古同“太”。2.古同“泰”。
【義】:1.合宜的事情。《論語?為政》:“見義不為,無勇也。”《淮南子?齊俗》:“為義者,布施而德。”2.正道、正理。《孟子?公孫丑上》:“其為氣也,配義與道,無是餒也。”3.死節、殉難。《禮記?禮運》:“故國有患,君死社稷謂之義。”《宋史?卷四五○?忠義傳五?尹穀傳》:“尹務實,男子也,先我就義矣。”4.法則。《呂氏春秋?孟春紀?貴公》:“無偏無頗,遵王之義。”5.意思:“意義”、“字義”。漢?孔安國《尚書序》:“以所聞伏生之書,考論文義,定其可知者,為隸古定。”6.功用。《左傳?昭公三十一年》:“故君子動則思禮,行則思義,不為利回,不為義疚。”7.姓。如漢代有義縱。8.合於正義的:“義民”、“義婦”、“義舉”。《書經?康誥》:“汝陳時臬事,罰蔽殷彝,用其義刑義殺,勿庸以次汝封。”9.用來周濟公眾的:“義莊”、“義塾”、“義舍”。《三國志?卷八?魏書?張魯傳》:“諸祭酒皆作義舍,如今之亭傳。”10.假的,有其名而非真﹑非親的:“義父”﹑“義子”﹑“義肢”﹑“義齒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