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謀杜斷的讀音 房謀杜斷的意思
【解釋】指唐太宗時,名相房玄齡多謀,杜如晦善斷。兩人同心濟謀,傳為美談。【出處】《舊唐書·房玄齡杜如晦傳論》:“世傳太宗嘗與文昭圖事,則曰:‘非如晦莫能籌之。’及如晦至焉,竟從齡之策也。蓋房知杜之能斷大事,杜知房之善建嘉謀。”【示例】房謀兼杜斷,蕭律繼曹遵。 ◎元雅琥《上執政四十韻》【近義詞】天作之合【語法】聯合式;作補語;形容能人之間的合作
- 房
- 謀
- 杜
- 斷
“房謀杜斷”的讀音
- 拼音讀音:
- [fáng móu dù duàn]
- 漢字注音:
- ㄈㄤˊ ㄇㄡˊ ㄉㄨˋ ㄉㄨㄢˋ
- 簡繁字形:
- 房謀杜斷
- 是否常用:
- 否
“房謀杜斷”的意思
基本解釋
基本解釋
唐太宗時,名相房玄齡多謀,杜如晦善斷。兩人同心濟謀,傳為美談。《舊唐書.房玄齡杜如晦傳論》:"世傳太宗嘗與文昭圖事,則曰:'非如晦莫能籌之。'及如晦至焉,竟從玄齡之策也。蓋房知杜之能斷大事,杜知房之善建嘉謀。" 辭典解釋
房謀杜斷 fáng móu dù duàn ㄈㄤˊ ㄇㄡˊ ㄉㄨˋ ㄉㄨㄢˋ 語本《舊唐書.卷六六.房玄齡等傳.史臣曰》:「世傳太宗嘗與文昭圖事,則曰:『非如晦莫能籌之。』及如晦至焉,竟從玄齡之策也。蓋房知杜之能斷大事,杜知房之善建嘉謀。」唐太宗時,宰相房玄齡和杜如晦共掌朝政,房氏多謀略,杜氏善決斷,因此有「房謀杜斷」之稱。
網絡解釋
【解釋】指唐太宗時,名相房玄齡多謀,杜如晦善斷。兩人同心濟謀,傳為美談。
【出處】《舊唐書·房玄齡杜如晦傳論》:“世傳太宗嘗與文昭圖事,則曰:‘非如晦莫能籌之。’及如晦至焉,竟從齡之策也。蓋房知杜之能斷大事,杜知房之善建嘉謀。”
【示例】房謀兼杜斷,蕭律繼曹遵。 ◎元雅琥《上執政四十韻》
【近義詞】天作之合
【語法】聯合式;作補語;形容能人之間的合作
“房謀杜斷”的單字解釋
【房】:1.房子:一所房。三間房。瓦房。樓房。平房。2.房間:臥房。客房。書房。廚房。3.結構和作用像房子的東西:蜂房。蓮房(蓮蓬)。4.指家族的分支:長房。堂房。遠房。5.用于妻子、兒媳婦等:兩房兒媳婦。6.二十八宿之一。7.姓。8.同“坊”(fáng)。
【謀】:同“謀”。
【杜】:1.杜梨樹,落葉喬木。果實叫杜梨,也叫棠梨。苗木常作梨樹的砧木。2.堵塞:以杜流弊。防微杜漸。
【斷】:同“斷”。
“房謀杜斷”的相關詞語
* 房謀杜斷的讀音是:fáng móu dù duàn,房謀杜斷的意思:【解釋】指唐太宗時,名相房玄齡多謀,杜如晦善斷。兩人同心濟謀,傳為美談。【出處】《舊唐書·房玄齡杜如晦傳論》:“世傳太宗嘗與文昭圖事,則曰:‘非如晦莫能籌之。’及如晦至焉,竟從齡之策也。蓋房知杜之能斷大事,杜知房之善建嘉謀。”【示例】房謀兼杜斷,蕭律繼曹遵。 ◎元雅琥《上執政四十韻》【近義詞】天作之合【語法】聯合式;作補語;形容能人之間的合作
基本解釋
唐太宗時,名相房玄齡多謀,杜如晦善斷。兩人同心濟謀,傳為美談。《舊唐書.房玄齡杜如晦傳論》:"世傳太宗嘗與文昭圖事,則曰:'非如晦莫能籌之。'及如晦至焉,竟從玄齡之策也。蓋房知杜之能斷大事,杜知房之善建嘉謀。"辭典解釋
房謀杜斷 fáng móu dù duàn ㄈㄤˊ ㄇㄡˊ ㄉㄨˋ ㄉㄨㄢˋ語本《舊唐書.卷六六.房玄齡等傳.史臣曰》:「世傳太宗嘗與文昭圖事,則曰:『非如晦莫能籌之。』及如晦至焉,竟從玄齡之策也。蓋房知杜之能斷大事,杜知房之善建嘉謀。」唐太宗時,宰相房玄齡和杜如晦共掌朝政,房氏多謀略,杜氏善決斷,因此有「房謀杜斷」之稱。
【解釋】指唐太宗時,名相房玄齡多謀,杜如晦善斷。兩人同心濟謀,傳為美談。
【出處】《舊唐書·房玄齡杜如晦傳論》:“世傳太宗嘗與文昭圖事,則曰:‘非如晦莫能籌之。’及如晦至焉,竟從齡之策也。蓋房知杜之能斷大事,杜知房之善建嘉謀。”
【示例】房謀兼杜斷,蕭律繼曹遵。 ◎元雅琥《上執政四十韻》
【近義詞】天作之合
【語法】聯合式;作補語;形容能人之間的合作
【房】:1.房子:一所房。三間房。瓦房。樓房。平房。2.房間:臥房。客房。書房。廚房。3.結構和作用像房子的東西:蜂房。蓮房(蓮蓬)。4.指家族的分支:長房。堂房。遠房。5.用于妻子、兒媳婦等:兩房兒媳婦。6.二十八宿之一。7.姓。8.同“坊”(fáng)。
【謀】:同“謀”。
【杜】:1.杜梨樹,落葉喬木。果實叫杜梨,也叫棠梨。苗木常作梨樹的砧木。2.堵塞:以杜流弊。防微杜漸。
【斷】:同“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