捨生取義的讀音 捨生取義的意思
【解釋】舍:舍棄;生:生命;取:求取;義:正義。舍棄生命以取得正義。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。【出處】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生,亦我所欲也,義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義者也。”【示例】~兮捐微軀,誰云女婦兮夫弗如? ◎明·李昌祺《剪燈余話·鸞鸞傳》【近義詞】以身報國、舍身求法【反義詞】茍且偷生、貪生怕死【語法】連動式;作主語、謂語、定語;含褒義
- 捨
- 生
- 取
- 義
“捨生取義”的讀音
- 拼音讀音:
- [shě shēng qǔ yì]
- 漢字注音:
- ㄕㄜˇ ㄕㄥ ㄑㄩˇ ㄧˋ
- 簡繁字形:
- 舍生取義
- 是否常用:
- 否
“捨生取義”的意思
基本解釋
基本解釋
舍生取義 shěshēng-qǔyì
[lay down one's life for a just cause;prefer honour to life] 為了真理和正義而不惜犧牲生命
生,亦我所欲也;義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身而取義者也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上》
辭典解釋
舍生取義 shě shēng qǔ yì ㄕㄜˇ ㄕㄥ ㄑㄩˇ ㄧˋ 語本《孟子.告子上》:「生亦我所欲也;義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義者也。」指為正義真理不惜犧牲生命。宋.蘇軾〈乞將臺諫官章疏降付有司根治劄子〉:「夫君子所重者名節也。故有舍生取義、殺身成仁、可殺不可辱之語。」也作「舍身取義」。
近義詞
大公無私,公而無私,殺身成仁,舍身求法,為國捐軀反義詞
自私自利,損人利己英語 to give up life for righteousness (idiom, from Mencius)?; to choose honor over life, would rather sacrifice one's life than one's principles
德語 sein Leben für eine gerechte Sache einsetzen
網絡解釋
【解釋】舍:舍棄;生:生命;取:求取;義:正義。舍棄生命以取得正義。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。
【出處】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生,亦我所欲也,義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義者也。”
【示例】~兮捐微軀,誰云女婦兮夫弗如? ◎明·李昌祺《剪燈余話·鸞鸞傳》
【近義詞】以身報國、舍身求法
【反義詞】茍且偷生、貪生怕死
【語法】連動式;作主語、謂語、定語;含褒義
“捨生取義”的單字解釋
【捨】:同“舍”。
【生】:1.生育;出生:胎生。卵生。生孩子。優生優育。生于北京。2.生長:生根。生芽。3.生存;活(跟“死”相對):舍生忘死。同生共死。4.生計:謀生。營生。5.生命:喪生。舍生取義。6.生平:一生一世。今生今世。7.具有生命力的;活的:生物。生龍活虎。8.產生;發生:生病。生效。惹是生非。9.使柴、煤等燃燒:生火。生爐子。10.姓。11.果實沒有成熟(跟“熟”相對,下12.—13.同):生柿子。這西瓜是生的。14.(食物)沒有煮過或煮得不夠的:夾生飯。生吃瓜果要洗凈。15.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的:生石膏。生鐵。16.生疏:生人。生字。認生。剛到這里,工作很生。17.生硬;勉強:生湊(勉強湊成)。生搬硬套。18.很(用在少數表示感情、感覺的詞的前面):生怕。生恐。生疼。19.某些指人的名詞后綴:醫生。20.某些副詞的后綴,如“好生、怎生”等。
【取】:1.拿到手里:取款。取行李。把電燈泡取下來。2.得到;招致:取樂。取暖。自取滅亡。3.采取;選取:取道。錄取。可取。給孩子取個名兒。4.姓。
【義】:1.合宜的事情。《論語?為政》:“見義不為,無勇也。”《淮南子?齊俗》:“為義者,布施而德。”2.正道、正理。《孟子?公孫丑上》:“其為氣也,配義與道,無是餒也。”3.死節、殉難。《禮記?禮運》:“故國有患,君死社稷謂之義。”《宋史?卷四五○?忠義傳五?尹穀傳》:“尹務實,男子也,先我就義矣。”4.法則。《呂氏春秋?孟春紀?貴公》:“無偏無頗,遵王之義。”5.意思:“意義”、“字義”。漢?孔安國《尚書序》:“以所聞伏生之書,考論文義,定其可知者,為隸古定。”6.功用。《左傳?昭公三十一年》:“故君子動則思禮,行則思義,不為利回,不為義疚。”7.姓。如漢代有義縱。8.合於正義的:“義民”、“義婦”、“義舉”。《書經?康誥》:“汝陳時臬事,罰蔽殷彝,用其義刑義殺,勿庸以次汝封。”9.用來周濟公眾的:“義莊”、“義塾”、“義舍”。《三國志?卷八?魏書?張魯傳》:“諸祭酒皆作義舍,如今之亭傳。”10.假的,有其名而非真﹑非親的:“義父”﹑“義子”﹑“義肢”﹑“義齒”。
“捨生取義”的相關詞語
* 捨生取義的讀音是:shě shēng qǔ yì,捨生取義的意思:【解釋】舍:舍棄;生:生命;取:求取;義:正義。舍棄生命以取得正義。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。【出處】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生,亦我所欲也,義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義者也。”【示例】~兮捐微軀,誰云女婦兮夫弗如? ◎明·李昌祺《剪燈余話·鸞鸞傳》【近義詞】以身報國、舍身求法【反義詞】茍且偷生、貪生怕死【語法】連動式;作主語、謂語、定語;含褒義
基本解釋
舍生取義 shěshēng-qǔyì
[lay down one's life for a just cause;prefer honour to life] 為了真理和正義而不惜犧牲生命
生,亦我所欲也;義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身而取義者也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上》
辭典解釋
舍生取義 shě shēng qǔ yì ㄕㄜˇ ㄕㄥ ㄑㄩˇ ㄧˋ語本《孟子.告子上》:「生亦我所欲也;義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義者也。」指為正義真理不惜犧牲生命。宋.蘇軾〈乞將臺諫官章疏降付有司根治劄子〉:「夫君子所重者名節也。故有舍生取義、殺身成仁、可殺不可辱之語。」也作「舍身取義」。
近義詞
大公無私,公而無私,殺身成仁,舍身求法,為國捐軀反義詞
自私自利,損人利己英語 to give up life for righteousness (idiom, from Mencius)?; to choose honor over life, would rather sacrifice one's life than one's principles
德語 sein Leben für eine gerechte Sache einsetzen
【解釋】舍:舍棄;生:生命;取:求取;義:正義。舍棄生命以取得正義。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。
【出處】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生,亦我所欲也,義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義者也。”
【示例】~兮捐微軀,誰云女婦兮夫弗如? ◎明·李昌祺《剪燈余話·鸞鸞傳》
【近義詞】以身報國、舍身求法
【反義詞】茍且偷生、貪生怕死
【語法】連動式;作主語、謂語、定語;含褒義
【捨】:同“舍”。
【生】:1.生育;出生:胎生。卵生。生孩子。優生優育。生于北京。2.生長:生根。生芽。3.生存;活(跟“死”相對):舍生忘死。同生共死。4.生計:謀生。營生。5.生命:喪生。舍生取義。6.生平:一生一世。今生今世。7.具有生命力的;活的:生物。生龍活虎。8.產生;發生:生病。生效。惹是生非。9.使柴、煤等燃燒:生火。生爐子。10.姓。11.果實沒有成熟(跟“熟”相對,下12.—13.同):生柿子。這西瓜是生的。14.(食物)沒有煮過或煮得不夠的:夾生飯。生吃瓜果要洗凈。15.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的:生石膏。生鐵。16.生疏:生人。生字。認生。剛到這里,工作很生。17.生硬;勉強:生湊(勉強湊成)。生搬硬套。18.很(用在少數表示感情、感覺的詞的前面):生怕。生恐。生疼。19.某些指人的名詞后綴:醫生。20.某些副詞的后綴,如“好生、怎生”等。
【取】:1.拿到手里:取款。取行李。把電燈泡取下來。2.得到;招致:取樂。取暖。自取滅亡。3.采取;選取:取道。錄取。可取。給孩子取個名兒。4.姓。
【義】:1.合宜的事情。《論語?為政》:“見義不為,無勇也。”《淮南子?齊俗》:“為義者,布施而德。”2.正道、正理。《孟子?公孫丑上》:“其為氣也,配義與道,無是餒也。”3.死節、殉難。《禮記?禮運》:“故國有患,君死社稷謂之義。”《宋史?卷四五○?忠義傳五?尹穀傳》:“尹務實,男子也,先我就義矣。”4.法則。《呂氏春秋?孟春紀?貴公》:“無偏無頗,遵王之義。”5.意思:“意義”、“字義”。漢?孔安國《尚書序》:“以所聞伏生之書,考論文義,定其可知者,為隸古定。”6.功用。《左傳?昭公三十一年》:“故君子動則思禮,行則思義,不為利回,不為義疚。”7.姓。如漢代有義縱。8.合於正義的:“義民”、“義婦”、“義舉”。《書經?康誥》:“汝陳時臬事,罰蔽殷彝,用其義刑義殺,勿庸以次汝封。”9.用來周濟公眾的:“義莊”、“義塾”、“義舍”。《三國志?卷八?魏書?張魯傳》:“諸祭酒皆作義舍,如今之亭傳。”10.假的,有其名而非真﹑非親的:“義父”﹑“義子”﹑“義肢”﹑“義齒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