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古典主義的讀音 新古典主義的意思
辭典解釋新古典主義 xīn gǔ diǎn zhǔ yì 十八世紀后半至十九世紀前半,盛行于歐洲的藝術復古熱潮。起因于西元一七四八年后,在羅馬相繼發掘出龐貝等遺址。認為藝術不應為個人情感的表現,而應重于秩序井然的整潔形式及均衡和諧、冷靜明確的表現與追求。此種論點正與拿破侖對古羅馬的崇拜與認同不謀而合。德、法為此一復古風的重鎮。 英語 neoclassicism德語 Neoklassizismus (S)?, neoklassizistisch 法語 néoclassicisme
- 新
- 古
- 典
- 主
- 義
“新古典主義”的讀音
- 拼音讀音:
- [xīn gǔ diǎn zhǔ yì]
- 漢字注音:
- ㄒㄧㄣ ㄍㄨˇ ㄉㄧㄢˇ ㄓㄨˇ ㄧˋ
- 簡繁字形:
- 新古典主義
- 是否常用:
- 否
“新古典主義”的意思
基本解釋
辭典解釋
新古典主義 xīn gǔ diǎn zhǔ yì ㄒㄧㄣ ㄍㄨˇ ㄉㄧㄢˇ ㄓㄨˇ ㄧˋ 十八世紀后半至十九世紀前半,盛行于歐洲的藝術復古熱潮。起因于西元一七四八年后,在羅馬相繼發掘出龐貝等遺址。認為藝術不應為個人情感的表現,而應重于秩序井然的整潔形式及均衡和諧、冷靜明確的表現與追求。此種論點正與拿破侖對古羅馬的崇拜與認同不謀而合。德、法為此一復古風的重鎮。
英語 neoclassicism
德語 Neoklassizismus (S)?, neoklassizistisch
法語 néoclassicisme
網絡解釋
“新古典主義”的單字解釋
【新】:1.剛出現的或剛經驗到的(跟“舊、老”相對):新風氣。新品種。新的工作崗位。2.性質上改變得更好的(跟“舊”相對):新社會。新文藝。粉刷一新。3.使變成新的:改過自新。一新耳目。4.沒有用過的(跟“舊”相對):新筆。新鋤頭。這套衣服是全新的。5.指新的人或事物:嘗新。以老帶新。花樣翻新。推陳出新。6.結婚的或結婚不久的:新女婿。新媳婦。7.新近;剛:我是新來的。這幾本書是新買的。8.姓。
【古】:1.古代(跟“今”相對):遠古。厚今薄古。2.經歷多年的:古畫。古城。這座廟古得很。3.具有古代風格的:古拙。古樸。4.真摯純樸:人心不古。5.古體詩:五古。七古。6.姓。
【典】:1.標準;法則:典范。典章。2.典范性書籍:詞典。引經據典。3.典故:用典。出典。4.典禮:盛典。大典。5.主持;主管:典試。典獄。6.姓。7.一方把土地、房屋等押給另一方使用,換取一筆錢,不付利息,議定年限,到期還款,收回原物。
【主】:1.權力或財物的所有者,家庭的首腦:主人。物主。失主(失掉財物的人)。當家作主。2.舊時臣子稱君王,下級稱上級,仆人稱家主:君主。主上。3.對事物的意見或認為應當如何處理,決定:主張。主見。主意。主義。4.對事物有決定權力:民主。自主。主持。主宰。主權(一個國家的獨立自主的權力)。5.最重要的,最基本的:主次。主要。主力。主將(jiàng)。6.預示:早霞主雨。7.舊時為死人立的牌位:木主。神主。8.基督教、伊斯蘭教對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創始人的稱呼。9.姓。
【義】:1.合宜的事情。《論語?為政》:“見義不為,無勇也。”《淮南子?齊俗》:“為義者,布施而德。”2.正道、正理。《孟子?公孫丑上》:“其為氣也,配義與道,無是餒也。”3.死節、殉難。《禮記?禮運》:“故國有患,君死社稷謂之義。”《宋史?卷四五○?忠義傳五?尹穀傳》:“尹務實,男子也,先我就義矣。”4.法則。《呂氏春秋?孟春紀?貴公》:“無偏無頗,遵王之義。”5.意思:“意義”、“字義”。漢?孔安國《尚書序》:“以所聞伏生之書,考論文義,定其可知者,為隸古定。”6.功用。《左傳?昭公三十一年》:“故君子動則思禮,行則思義,不為利回,不為義疚。”7.姓。如漢代有義縱。8.合於正義的:“義民”、“義婦”、“義舉”。《書經?康誥》:“汝陳時臬事,罰蔽殷彝,用其義刑義殺,勿庸以次汝封。”9.用來周濟公眾的:“義莊”、“義塾”、“義舍”。《三國志?卷八?魏書?張魯傳》:“諸祭酒皆作義舍,如今之亭傳。”10.假的,有其名而非真﹑非親的:“義父”﹑“義子”﹑“義肢”﹑“義齒”。
“新古典主義”的相關詞語
* 新古典主義的讀音是:xīn gǔ diǎn zhǔ yì,新古典主義的意思:辭典解釋新古典主義 xīn gǔ diǎn zhǔ yì 十八世紀后半至十九世紀前半,盛行于歐洲的藝術復古熱潮。起因于西元一七四八年后,在羅馬相繼發掘出龐貝等遺址。認為藝術不應為個人情感的表現,而應重于秩序井然的整潔形式及均衡和諧、冷靜明確的表現與追求。此種論點正與拿破侖對古羅馬的崇拜與認同不謀而合。德、法為此一復古風的重鎮。 英語 neoclassicism德語 Neoklassizismus (S)?, neoklassizistisch 法語 néoclassicisme
辭典解釋
新古典主義 xīn gǔ diǎn zhǔ yì ㄒㄧㄣ ㄍㄨˇ ㄉㄧㄢˇ ㄓㄨˇ ㄧˋ十八世紀后半至十九世紀前半,盛行于歐洲的藝術復古熱潮。起因于西元一七四八年后,在羅馬相繼發掘出龐貝等遺址。認為藝術不應為個人情感的表現,而應重于秩序井然的整潔形式及均衡和諧、冷靜明確的表現與追求。此種論點正與拿破侖對古羅馬的崇拜與認同不謀而合。德、法為此一復古風的重鎮。
英語 neoclassicism
德語 Neoklassizismus (S)?, neoklassizistisch
法語 néoclassicisme
【新】:1.剛出現的或剛經驗到的(跟“舊、老”相對):新風氣。新品種。新的工作崗位。2.性質上改變得更好的(跟“舊”相對):新社會。新文藝。粉刷一新。3.使變成新的:改過自新。一新耳目。4.沒有用過的(跟“舊”相對):新筆。新鋤頭。這套衣服是全新的。5.指新的人或事物:嘗新。以老帶新。花樣翻新。推陳出新。6.結婚的或結婚不久的:新女婿。新媳婦。7.新近;剛:我是新來的。這幾本書是新買的。8.姓。
【古】:1.古代(跟“今”相對):遠古。厚今薄古。2.經歷多年的:古畫。古城。這座廟古得很。3.具有古代風格的:古拙。古樸。4.真摯純樸:人心不古。5.古體詩:五古。七古。6.姓。
【典】:1.標準;法則:典范。典章。2.典范性書籍:詞典。引經據典。3.典故:用典。出典。4.典禮:盛典。大典。5.主持;主管:典試。典獄。6.姓。7.一方把土地、房屋等押給另一方使用,換取一筆錢,不付利息,議定年限,到期還款,收回原物。
【主】:1.權力或財物的所有者,家庭的首腦:主人。物主。失主(失掉財物的人)。當家作主。2.舊時臣子稱君王,下級稱上級,仆人稱家主:君主。主上。3.對事物的意見或認為應當如何處理,決定:主張。主見。主意。主義。4.對事物有決定權力:民主。自主。主持。主宰。主權(一個國家的獨立自主的權力)。5.最重要的,最基本的:主次。主要。主力。主將(jiàng)。6.預示:早霞主雨。7.舊時為死人立的牌位:木主。神主。8.基督教、伊斯蘭教對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創始人的稱呼。9.姓。
【義】:1.合宜的事情。《論語?為政》:“見義不為,無勇也。”《淮南子?齊俗》:“為義者,布施而德。”2.正道、正理。《孟子?公孫丑上》:“其為氣也,配義與道,無是餒也。”3.死節、殉難。《禮記?禮運》:“故國有患,君死社稷謂之義。”《宋史?卷四五○?忠義傳五?尹穀傳》:“尹務實,男子也,先我就義矣。”4.法則。《呂氏春秋?孟春紀?貴公》:“無偏無頗,遵王之義。”5.意思:“意義”、“字義”。漢?孔安國《尚書序》:“以所聞伏生之書,考論文義,定其可知者,為隸古定。”6.功用。《左傳?昭公三十一年》:“故君子動則思禮,行則思義,不為利回,不為義疚。”7.姓。如漢代有義縱。8.合於正義的:“義民”、“義婦”、“義舉”。《書經?康誥》:“汝陳時臬事,罰蔽殷彝,用其義刑義殺,勿庸以次汝封。”9.用來周濟公眾的:“義莊”、“義塾”、“義舍”。《三國志?卷八?魏書?張魯傳》:“諸祭酒皆作義舍,如今之亭傳。”10.假的,有其名而非真﹑非親的:“義父”﹑“義子”﹑“義肢”﹑“義齒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