構成主義的讀音 構成主義的意思
辭典解釋構成主義 gòu chéng zhǔ yì 現代西方形式主義藝術流派之一。西元一九一○年發生于蘇俄,受到立體派和未來派的影響,標榜排斥藝術的思想性、形象性和民族傳統,以抽象的構成求取量感、動勢與空間性的效果。首先出現于雕塑方面,漸漸影響到繪畫、戲劇、音樂,并運用在美術設計方面。 德語 Konstruktivismus (S)?
- 構
- 成
- 主
- 義
“構成主義”的讀音
- 拼音讀音:
- [gòu chéng zhǔ yì]
- 漢字注音:
- ㄍㄡˋ ㄔㄥˊ ㄓㄨˇ ㄧˋ
- 簡繁字形:
- 構成主義
- 是否常用:
- 否
“構成主義”的意思
基本解釋
辭典解釋
構成主義 gòu chéng zhǔ yì ㄍㄡˋ ㄔㄥˊ ㄓㄨˇ ㄧˋ 現代西方形式主義藝術流派之一。西元一九一○年發生于蘇俄,受到立體派和未來派的影響,標榜排斥藝術的思想性、形象性和民族傳統,以抽象的構成求取量感、動勢與空間性的效果。首先出現于雕塑方面,漸漸影響到繪畫、戲劇、音樂,并運用在美術設計方面。
德語 Konstruktivismus (S)?
網絡解釋
“構成主義”的單字解釋
【構】:同“構”。
【成】:1.完成;成功(跟“敗”相對):大功告成。事情成了。2.成全:成人之美。玉成其事。3.成為;變為:百煉成鋼。雪化成水。4.成果;成就:坐享其成。一事無成。5.生物生長到定形、成熟的階段:成蟲。成人。6.已定的;定形的;現成的:成規。成見。成例。成藥。7.表示達到一個單位(強調數量多或時間長):成批生產。成千成萬。成年累月。水果成箱買便宜。8.表示答應、許可:成!就這么辦吧。9.表示有能力:他可真成!什么都難不住他。10.姓。11.十分之一叫一成:九成金。村里今年收的莊稼比去年增加兩成。
【主】:1.權力或財物的所有者,家庭的首腦:主人。物主。失主(失掉財物的人)。當家作主。2.舊時臣子稱君王,下級稱上級,仆人稱家主:君主。主上。3.對事物的意見或認為應當如何處理,決定:主張。主見。主意。主義。4.對事物有決定權力:民主。自主。主持。主宰。主權(一個國家的獨立自主的權力)。5.最重要的,最基本的:主次。主要。主力。主將(jiàng)。6.預示:早霞主雨。7.舊時為死人立的牌位:木主。神主。8.基督教、伊斯蘭教對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創始人的稱呼。9.姓。
【義】:1.合宜的事情。《論語?為政》:“見義不為,無勇也。”《淮南子?齊俗》:“為義者,布施而德。”2.正道、正理。《孟子?公孫丑上》:“其為氣也,配義與道,無是餒也。”3.死節、殉難。《禮記?禮運》:“故國有患,君死社稷謂之義。”《宋史?卷四五○?忠義傳五?尹穀傳》:“尹務實,男子也,先我就義矣。”4.法則。《呂氏春秋?孟春紀?貴公》:“無偏無頗,遵王之義。”5.意思:“意義”、“字義”。漢?孔安國《尚書序》:“以所聞伏生之書,考論文義,定其可知者,為隸古定。”6.功用。《左傳?昭公三十一年》:“故君子動則思禮,行則思義,不為利回,不為義疚。”7.姓。如漢代有義縱。8.合於正義的:“義民”、“義婦”、“義舉”。《書經?康誥》:“汝陳時臬事,罰蔽殷彝,用其義刑義殺,勿庸以次汝封。”9.用來周濟公眾的:“義莊”、“義塾”、“義舍”。《三國志?卷八?魏書?張魯傳》:“諸祭酒皆作義舍,如今之亭傳。”10.假的,有其名而非真﹑非親的:“義父”﹑“義子”﹑“義肢”﹑“義齒”。
“構成主義”的相關詞語
* 構成主義的讀音是:gòu chéng zhǔ yì,構成主義的意思:辭典解釋構成主義 gòu chéng zhǔ yì 現代西方形式主義藝術流派之一。西元一九一○年發生于蘇俄,受到立體派和未來派的影響,標榜排斥藝術的思想性、形象性和民族傳統,以抽象的構成求取量感、動勢與空間性的效果。首先出現于雕塑方面,漸漸影響到繪畫、戲劇、音樂,并運用在美術設計方面。 德語 Konstruktivismus (S)?
辭典解釋
構成主義 gòu chéng zhǔ yì ㄍㄡˋ ㄔㄥˊ ㄓㄨˇ ㄧˋ現代西方形式主義藝術流派之一。西元一九一○年發生于蘇俄,受到立體派和未來派的影響,標榜排斥藝術的思想性、形象性和民族傳統,以抽象的構成求取量感、動勢與空間性的效果。首先出現于雕塑方面,漸漸影響到繪畫、戲劇、音樂,并運用在美術設計方面。
德語 Konstruktivismus (S)?
【構】:同“構”。
【成】:1.完成;成功(跟“敗”相對):大功告成。事情成了。2.成全:成人之美。玉成其事。3.成為;變為:百煉成鋼。雪化成水。4.成果;成就:坐享其成。一事無成。5.生物生長到定形、成熟的階段:成蟲。成人。6.已定的;定形的;現成的:成規。成見。成例。成藥。7.表示達到一個單位(強調數量多或時間長):成批生產。成千成萬。成年累月。水果成箱買便宜。8.表示答應、許可:成!就這么辦吧。9.表示有能力:他可真成!什么都難不住他。10.姓。11.十分之一叫一成:九成金。村里今年收的莊稼比去年增加兩成。
【主】:1.權力或財物的所有者,家庭的首腦:主人。物主。失主(失掉財物的人)。當家作主。2.舊時臣子稱君王,下級稱上級,仆人稱家主:君主。主上。3.對事物的意見或認為應當如何處理,決定:主張。主見。主意。主義。4.對事物有決定權力:民主。自主。主持。主宰。主權(一個國家的獨立自主的權力)。5.最重要的,最基本的:主次。主要。主力。主將(jiàng)。6.預示:早霞主雨。7.舊時為死人立的牌位:木主。神主。8.基督教、伊斯蘭教對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創始人的稱呼。9.姓。
【義】:1.合宜的事情。《論語?為政》:“見義不為,無勇也。”《淮南子?齊俗》:“為義者,布施而德。”2.正道、正理。《孟子?公孫丑上》:“其為氣也,配義與道,無是餒也。”3.死節、殉難。《禮記?禮運》:“故國有患,君死社稷謂之義。”《宋史?卷四五○?忠義傳五?尹穀傳》:“尹務實,男子也,先我就義矣。”4.法則。《呂氏春秋?孟春紀?貴公》:“無偏無頗,遵王之義。”5.意思:“意義”、“字義”。漢?孔安國《尚書序》:“以所聞伏生之書,考論文義,定其可知者,為隸古定。”6.功用。《左傳?昭公三十一年》:“故君子動則思禮,行則思義,不為利回,不為義疚。”7.姓。如漢代有義縱。8.合於正義的:“義民”、“義婦”、“義舉”。《書經?康誥》:“汝陳時臬事,罰蔽殷彝,用其義刑義殺,勿庸以次汝封。”9.用來周濟公眾的:“義莊”、“義塾”、“義舍”。《三國志?卷八?魏書?張魯傳》:“諸祭酒皆作義舍,如今之亭傳。”10.假的,有其名而非真﹑非親的:“義父”﹑“義子”﹑“義肢”﹑“義齒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