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邑三善的讀音 蒲邑三善的意思
蒲邑三善 蒲邑:蒲縣,在河南長垣。孔子的弟子子路治理蒲邑,孔子稱贊他有三善:恭敬、忠信、明察。【出處】:《孔子家語·辨政》:“子路治蒲三年,孔子過之。入其境曰:‘善哉由也,恭敬以信矣。’至廷曰:‘善哉由也,明察以斷矣。’”
- 蒲
- 邑
- 三
- 善
“蒲邑三善”的讀音
- 拼音讀音:
- [pú yì sān shàn]
- 漢字注音:
- ㄆㄨˊ ㄧˋ ㄙㄢ ㄕㄢˋ
- 簡繁字形:
- 是否常用:
- 否
“蒲邑三善”的意思
基本解釋
辭典解釋
蒲邑三善 pú yì sān shàn ㄆㄨˊ ㄧˋ ㄙㄢ ㄕㄢˋ 孔子弟子子路治理蒲邑,孔子贊許他有恭敬、忠信及明察三善。
語本《孔子家語.辯政》:「子路治蒲三年,孔子過之,入其境曰:『善哉由也,恭敬以信矣。』入其邑曰:『善哉由也,忠信而寬矣。』至廷曰:『善哉由也,明察以斷矣。』」
網絡解釋
蒲邑三善
蒲邑:蒲縣,在河南長垣。孔子的弟子子路治理蒲邑,孔子稱贊他有三善:恭敬、忠信、明察。【出處】:《孔子家語·辨政》:“子路治蒲三年,孔子過之。入其境曰:‘善哉由也,恭敬以信矣。’至廷曰:‘善哉由也,明察以斷矣。’”
“蒲邑三善”的單字解釋
【蒲】:香蒲,俗稱蒲草。多年生草本植物。生于水邊或池沼內。根狀莖橫生,花穗形狀像蠟燭。葉片供編織,根狀莖可提取淀粉。
【邑】:1.泛指城市:通都大邑。2.縣。
【三】:1.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。見〖數字〗。2.表示多數或多次:三思。三緘其口。3.姓。
【善】:1.善良;慈善(跟“惡”相對):善舉。善事。心懷不善。2.善行;善事(跟“惡”相對):行善。勸善規過。3.良好:善策。善本。4.友好;和好:友善。相善。親善。5.熟悉:面善。6.辦好;弄好:善后。善始善終。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7.擅長;長于:善戰。多謀善斷。8.好好地:善自保重。善為說辭。9.容易;易于:善變。善忘。10.姓。
“蒲邑三善”的相關詞語
* 蒲邑三善的讀音是:pú yì sān shàn,蒲邑三善的意思:蒲邑三善 蒲邑:蒲縣,在河南長垣。孔子的弟子子路治理蒲邑,孔子稱贊他有三善:恭敬、忠信、明察。【出處】:《孔子家語·辨政》:“子路治蒲三年,孔子過之。入其境曰:‘善哉由也,恭敬以信矣。’至廷曰:‘善哉由也,明察以斷矣。’”
辭典解釋
蒲邑三善 pú yì sān shàn ㄆㄨˊ ㄧˋ ㄙㄢ ㄕㄢˋ孔子弟子子路治理蒲邑,孔子贊許他有恭敬、忠信及明察三善。
語本《孔子家語.辯政》:「子路治蒲三年,孔子過之,入其境曰:『善哉由也,恭敬以信矣。』入其邑曰:『善哉由也,忠信而寬矣。』至廷曰:『善哉由也,明察以斷矣。』」
蒲邑三善
蒲邑:蒲縣,在河南長垣。孔子的弟子子路治理蒲邑,孔子稱贊他有三善:恭敬、忠信、明察。【出處】:《孔子家語·辨政》:“子路治蒲三年,孔子過之。入其境曰:‘善哉由也,恭敬以信矣。’至廷曰:‘善哉由也,明察以斷矣。’”【蒲】:香蒲,俗稱蒲草。多年生草本植物。生于水邊或池沼內。根狀莖橫生,花穗形狀像蠟燭。葉片供編織,根狀莖可提取淀粉。
【邑】:1.泛指城市:通都大邑。2.縣。
【三】:1.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。見〖數字〗。2.表示多數或多次:三思。三緘其口。3.姓。
【善】:1.善良;慈善(跟“惡”相對):善舉。善事。心懷不善。2.善行;善事(跟“惡”相對):行善。勸善規過。3.良好:善策。善本。4.友好;和好:友善。相善。親善。5.熟悉:面善。6.辦好;弄好:善后。善始善終。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7.擅長;長于:善戰。多謀善斷。8.好好地:善自保重。善為說辭。9.容易;易于:善變。善忘。10.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