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識教育的讀音 通識教育的意思
辭典解釋通識教育 tōng shì jiào yù 一種求博求通的教育。其目標是透過廣泛的傳授,教導學生生活于現代社會所需的各門知識,以拓寬心靈、視野和知識領域,而培育出一個能全面觀照現代知識的發展,且能在現代社會善知自處的現代人。民國七十三年教育部規定各大學均應開設通識教育課程,使學生了解自身與社會環境之間的互動關連,培養了解生活的現代知識分子。其設置理念源于西方大學教育理念,其課程設計則不限科系、使之能與各科系專業課程相對而成。 也稱為「通才教育」。英語 general education德語 Sieben Freie Künste (Gesch)?
- 通
- 識
- 教
- 育
“通識教育”的讀音
- 拼音讀音:
- [tōng shì jiào yù]
- 漢字注音:
- ㄊㄨㄥ ㄕˋ ㄐㄧㄠˋ ㄩˋ
- 簡繁字形:
- 通識教育
- 是否常用:
- 否
“通識教育”的意思
基本解釋
辭典解釋
通識教育 tōng shì jiào yù ㄊㄨㄥ ㄕˋ ㄐㄧㄠˋ ㄩˋ 一種求博求通的教育。其目標是透過廣泛的傳授,教導學生生活于現代社會所需的各門知識,以拓寬心靈、視野和知識領域,而培育出一個能全面觀照現代知識的發展,且能在現代社會善知自處的現代人。民國七十三年教育部規定各大學均應開設通識教育課程,使學生了解自身與社會環境之間的互動關連,培養了解生活的現代知識分子。其設置理念源于西方大學教育理念,其課程設計則不限科系、使之能與各科系專業課程相對而成。
也稱為「通才教育」。
英語 general education
德語 Sieben Freie Künste (Gesch)?
網絡解釋
“通識教育”的單字解釋
【通】:[tōng]1.沒有堵塞,可以穿過:管子是通的。山洞快要打通了。這個主意行得通。2.用工具戳,使不堵塞:用通條通爐子。3.有路達到:四通八達。火車直通北京。4.連接;相來往:溝通。串通。私通。通商。互通有無。5.傳達;使知道:通知。通報。通個電話。6.了解;懂得:通曉。精通業務。粗通文墨。不通人情。他通三國文字。7.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:日本通。萬事通。8.通順:文章寫得不通。9.普通;一般:通常。通病。通例。通稱。10.姓。[tòng]用于動作:打了三通鼓。挨了一通兒說。
【識】:[shí]1.知道;瞭解。2.認識;識別。3.賞識。4.知識;見解。5.思想意識。6.知覺。7.相識的朋友;知交。8.同“適”。剛才。[zhì]1.旗幟。後作“幟”。2.標志;記號。3.做記號,加標記。4.記住。5.記載。6.特指古代鐘鼎上凸出的文字。7.同“職”。職掌。8.同“職”。相愛憐。9.同“蘵”。草名。
【教】:[jiào]1.教導;教育:管教。請教。受教。因材施教。2.宗教:佛教。伊斯蘭教。信教。在教。3.姓。4.使;令;讓:教他無計可施。教我十分為難。[jiāo]把知識或技能傳給人:教唱歌。教小孩兒識字。師傅把技術教給徒弟。
【育】:[yù]1.生育:節育。2.養活:育嬰。育苗。封山育林。3.教育:德育。智育。體育。4.姓。[yō]見〖杭育〗。
“通識教育”的相關詞語
* 通識教育的讀音是:tōng shì jiào yù,通識教育的意思:辭典解釋通識教育 tōng shì jiào yù 一種求博求通的教育。其目標是透過廣泛的傳授,教導學生生活于現代社會所需的各門知識,以拓寬心靈、視野和知識領域,而培育出一個能全面觀照現代知識的發展,且能在現代社會善知自處的現代人。民國七十三年教育部規定各大學均應開設通識教育課程,使學生了解自身與社會環境之間的互動關連,培養了解生活的現代知識分子。其設置理念源于西方大學教育理念,其課程設計則不限科系、使之能與各科系專業課程相對而成。 也稱為「通才教育」。英語 general education德語 Sieben Freie Künste (Gesch)?
辭典解釋
通識教育 tōng shì jiào yù ㄊㄨㄥ ㄕˋ ㄐㄧㄠˋ ㄩˋ一種求博求通的教育。其目標是透過廣泛的傳授,教導學生生活于現代社會所需的各門知識,以拓寬心靈、視野和知識領域,而培育出一個能全面觀照現代知識的發展,且能在現代社會善知自處的現代人。民國七十三年教育部規定各大學均應開設通識教育課程,使學生了解自身與社會環境之間的互動關連,培養了解生活的現代知識分子。其設置理念源于西方大學教育理念,其課程設計則不限科系、使之能與各科系專業課程相對而成。
也稱為「通才教育」。
英語 general education
德語 Sieben Freie Künste (Gesch)?
【通】:[tōng]1.沒有堵塞,可以穿過:管子是通的。山洞快要打通了。這個主意行得通。2.用工具戳,使不堵塞:用通條通爐子。3.有路達到:四通八達。火車直通北京。4.連接;相來往:溝通。串通。私通。通商。互通有無。5.傳達;使知道:通知。通報。通個電話。6.了解;懂得:通曉。精通業務。粗通文墨。不通人情。他通三國文字。7.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:日本通。萬事通。8.通順:文章寫得不通。9.普通;一般:通常。通病。通例。通稱。10.姓。[tòng]用于動作:打了三通鼓。挨了一通兒說。
【識】:[shí]1.知道;瞭解。2.認識;識別。3.賞識。4.知識;見解。5.思想意識。6.知覺。7.相識的朋友;知交。8.同“適”。剛才。[zhì]1.旗幟。後作“幟”。2.標志;記號。3.做記號,加標記。4.記住。5.記載。6.特指古代鐘鼎上凸出的文字。7.同“職”。職掌。8.同“職”。相愛憐。9.同“蘵”。草名。
【教】:[jiào]1.教導;教育:管教。請教。受教。因材施教。2.宗教:佛教。伊斯蘭教。信教。在教。3.姓。4.使;令;讓:教他無計可施。教我十分為難。[jiāo]把知識或技能傳給人:教唱歌。教小孩兒識字。師傅把技術教給徒弟。
【育】:[yù]1.生育:節育。2.養活:育嬰。育苗。封山育林。3.教育:德育。智育。體育。4.姓。[yō]見〖杭育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