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宗明義的讀音 開宗明義的意思
【解釋】開宗:闡發宗旨;明義:說明意思。指說話、寫文章一開始就講明主要意思。【出處】《孝經·開宗明義》:“開宗明義章第一。”宋·邢昺題解:“開,張也;宗,本也;明,顯也;義,理也。言此章開張一經之宗本,顯明五孝之義理,故曰開宗明義章也。”【示例】在這~的第一信里,請你們容我在你們面前介紹我自己。 ◎冰心《寄小讀者·通訊一》【近義詞】直截了當、開門見山【反義詞】旁敲側擊、轉彎抹角【語法】聯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用于說話與寫文章
- 開
- 宗
- 明
- 義
“開宗明義”的讀音
- 拼音讀音:
- [kāi zōng míng yì]
- 漢字注音:
- ㄎㄞ ㄗㄨㄥ ㄇㄧㄥˊ ㄧˋ
- 簡繁字形:
- 開宗明義
- 是否常用:
- 否
“開宗明義”的意思
基本解釋
基本解釋
原為《孝經》第一章篇名。泛指開始。辭典解釋
開宗明義 kāi zōng míng yì ㄎㄞ ㄗㄨㄥ ㄇㄧㄥˊ ㄧˋ 孝經首章篇名。說明全書宗旨義理。
《孝經.開宗明義章》宋.邢昺.疏:「開,張也;宗,本也;明,顯也;義,理也。言此章開張一經之宗本,顯明五孝之義理,故曰開宗明義章也。」
引申指說話或寫文章一開始就揭明主旨綱要。
如:「請開宗明義的說明你的來意,不要拐彎抹角。」
近義詞
開門見山英語 to declare at the outset (idiom)?
網絡解釋
【解釋】開宗:闡發宗旨;明義:說明意思。指說話、寫文章一開始就講明主要意思。
【出處】《孝經·開宗明義》:“開宗明義章第一。”宋·邢昺題解:“開,張也;宗,本也;明,顯也;義,理也。言此章開張一經之宗本,顯明五孝之義理,故曰開宗明義章也。”
【示例】在這~的第一信里,請你們容我在你們面前介紹我自己。 ◎冰心《寄小讀者·通訊一》
【近義詞】直截了當、開門見山
【反義詞】旁敲側擊、轉彎抹角
【語法】聯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用于說話與寫文章
“開宗明義”的單字解釋
【開】:同“開”。
【宗】:1.祖宗:列祖列宗。2.家族;同一家族的:同宗。宗兄。3.宗派;派別:正宗。禪宗。4.宗旨:開宗明義。萬變不離其宗。5.在學術或文藝上效法:他的唱功宗的是梅派。6.為眾人所師法的人物:文宗。一代詞宗。7.用于事情、貨物、款項等:一宗心事。大宗款項。8.姓。9.西藏地區舊行政區劃單位,大致相當于縣。
【明】:1.明亮(跟“暗”相對):明月。天明。燈火通明。2.明白;清楚:問明。講明。分明。去向不明。3.公開;顯露在外;不隱蔽(跟“暗”相對):明說。明令。明溝。明槍易躲,暗箭難防。4.眼力好;眼光正確;對事物現象看得清:聰明。英明。精明強干。耳聰目明。眼明手快。5.光明:棄暗投明。明人不做暗事。6.視覺:雙目失明。7.懂得;了解:深明大義。不明利害。8.表明;顯示:開宗明義。賦詩明志。9.明明:你明知道他不會,干嗎還要為難他呀?10.次于今年、今天的:明天。明晨。明年。明春。11.朝代,公元1368—1644,朱元璋所建。先定都南京,永樂年間遷都北京。12.姓。
【義】:1.合宜的事情。《論語?為政》:“見義不為,無勇也。”《淮南子?齊俗》:“為義者,布施而德。”2.正道、正理。《孟子?公孫丑上》:“其為氣也,配義與道,無是餒也。”3.死節、殉難。《禮記?禮運》:“故國有患,君死社稷謂之義。”《宋史?卷四五○?忠義傳五?尹穀傳》:“尹務實,男子也,先我就義矣。”4.法則。《呂氏春秋?孟春紀?貴公》:“無偏無頗,遵王之義。”5.意思:“意義”、“字義”。漢?孔安國《尚書序》:“以所聞伏生之書,考論文義,定其可知者,為隸古定。”6.功用。《左傳?昭公三十一年》:“故君子動則思禮,行則思義,不為利回,不為義疚。”7.姓。如漢代有義縱。8.合於正義的:“義民”、“義婦”、“義舉”。《書經?康誥》:“汝陳時臬事,罰蔽殷彝,用其義刑義殺,勿庸以次汝封。”9.用來周濟公眾的:“義莊”、“義塾”、“義舍”。《三國志?卷八?魏書?張魯傳》:“諸祭酒皆作義舍,如今之亭傳。”10.假的,有其名而非真﹑非親的:“義父”﹑“義子”﹑“義肢”﹑“義齒”。
“開宗明義”的相關詞語
* 開宗明義的讀音是:kāi zōng míng yì,開宗明義的意思:【解釋】開宗:闡發宗旨;明義:說明意思。指說話、寫文章一開始就講明主要意思。【出處】《孝經·開宗明義》:“開宗明義章第一。”宋·邢昺題解:“開,張也;宗,本也;明,顯也;義,理也。言此章開張一經之宗本,顯明五孝之義理,故曰開宗明義章也。”【示例】在這~的第一信里,請你們容我在你們面前介紹我自己。 ◎冰心《寄小讀者·通訊一》【近義詞】直截了當、開門見山【反義詞】旁敲側擊、轉彎抹角【語法】聯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用于說話與寫文章
基本解釋
原為《孝經》第一章篇名。泛指開始。辭典解釋
開宗明義 kāi zōng míng yì ㄎㄞ ㄗㄨㄥ ㄇㄧㄥˊ ㄧˋ孝經首章篇名。說明全書宗旨義理。
《孝經.開宗明義章》宋.邢昺.疏:「開,張也;宗,本也;明,顯也;義,理也。言此章開張一經之宗本,顯明五孝之義理,故曰開宗明義章也。」
引申指說話或寫文章一開始就揭明主旨綱要。
如:「請開宗明義的說明你的來意,不要拐彎抹角。」
近義詞
開門見山英語 to declare at the outset (idiom)?
【解釋】開宗:闡發宗旨;明義:說明意思。指說話、寫文章一開始就講明主要意思。
【出處】《孝經·開宗明義》:“開宗明義章第一。”宋·邢昺題解:“開,張也;宗,本也;明,顯也;義,理也。言此章開張一經之宗本,顯明五孝之義理,故曰開宗明義章也。”
【示例】在這~的第一信里,請你們容我在你們面前介紹我自己。 ◎冰心《寄小讀者·通訊一》
【近義詞】直截了當、開門見山
【反義詞】旁敲側擊、轉彎抹角
【語法】聯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用于說話與寫文章
【開】:同“開”。
【宗】:1.祖宗:列祖列宗。2.家族;同一家族的:同宗。宗兄。3.宗派;派別:正宗。禪宗。4.宗旨:開宗明義。萬變不離其宗。5.在學術或文藝上效法:他的唱功宗的是梅派。6.為眾人所師法的人物:文宗。一代詞宗。7.用于事情、貨物、款項等:一宗心事。大宗款項。8.姓。9.西藏地區舊行政區劃單位,大致相當于縣。
【明】:1.明亮(跟“暗”相對):明月。天明。燈火通明。2.明白;清楚:問明。講明。分明。去向不明。3.公開;顯露在外;不隱蔽(跟“暗”相對):明說。明令。明溝。明槍易躲,暗箭難防。4.眼力好;眼光正確;對事物現象看得清:聰明。英明。精明強干。耳聰目明。眼明手快。5.光明:棄暗投明。明人不做暗事。6.視覺:雙目失明。7.懂得;了解:深明大義。不明利害。8.表明;顯示:開宗明義。賦詩明志。9.明明:你明知道他不會,干嗎還要為難他呀?10.次于今年、今天的:明天。明晨。明年。明春。11.朝代,公元1368—1644,朱元璋所建。先定都南京,永樂年間遷都北京。12.姓。
【義】:1.合宜的事情。《論語?為政》:“見義不為,無勇也。”《淮南子?齊俗》:“為義者,布施而德。”2.正道、正理。《孟子?公孫丑上》:“其為氣也,配義與道,無是餒也。”3.死節、殉難。《禮記?禮運》:“故國有患,君死社稷謂之義。”《宋史?卷四五○?忠義傳五?尹穀傳》:“尹務實,男子也,先我就義矣。”4.法則。《呂氏春秋?孟春紀?貴公》:“無偏無頗,遵王之義。”5.意思:“意義”、“字義”。漢?孔安國《尚書序》:“以所聞伏生之書,考論文義,定其可知者,為隸古定。”6.功用。《左傳?昭公三十一年》:“故君子動則思禮,行則思義,不為利回,不為義疚。”7.姓。如漢代有義縱。8.合於正義的:“義民”、“義婦”、“義舉”。《書經?康誥》:“汝陳時臬事,罰蔽殷彝,用其義刑義殺,勿庸以次汝封。”9.用來周濟公眾的:“義莊”、“義塾”、“義舍”。《三國志?卷八?魏書?張魯傳》:“諸祭酒皆作義舍,如今之亭傳。”10.假的,有其名而非真﹑非親的:“義父”﹑“義子”﹑“義肢”﹑“義齒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