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魏文手巾的讀音 魏文手巾的意思

    魏文手巾 《三國志》卷二《魏書·文帝紀》 「評曰:文帝天資文藻,下筆成章,博聞彊識,才蓺兼該;若加之曠大之度,勵以公平之誠,邁志存道,克廣德心,則古之賢主,何遠之有哉!」南朝宋·裴松之注引《博物志》曰:「帝善彈棋,能用手巾角。時有一書生,又能低頭以所冠著葛巾角撇棋。」 “帝善彈棋,能用手巾角。”后因以“魏文手巾”為精于彈棋之典。 唐 李頎 《彈棋歌》:“聯翩百中皆造微, 魏文手巾不足比。”
    • wèi
    • wén
    • shǒu
    • jīn

    “魏文手巾”的讀音

    拼音讀音
    [wèi wén shǒu jīn]
    漢字注音:
    ㄨㄟˋ ㄨㄣˊ ㄕㄡˇ ㄐㄧㄣ
    簡繁字形:
    是否常用:

    “魏文手巾”的意思

    基本解釋

    基本解釋

    《三國志.魏志.文帝紀論》"﹝文帝﹞才蓺兼該"裴松之注引晉張華《博物志》:"帝善彈棋,能用手巾角。"后因以"魏文手巾"為精于彈棋之典。

    網絡解釋

    魏文手巾

    《三國志》卷二《魏書·文帝紀》
    「評曰:文帝天資文藻,下筆成章,博聞彊識,才蓺兼該;若加之曠大之度,勵以公平之誠,邁志存道,克廣德心,則古之賢主,何遠之有哉!」南朝宋·裴松之注引《博物志》曰:「帝善彈棋,能用手巾角。時有一書生,又能低頭以所冠著葛巾角撇棋。」
    “帝善彈棋,能用手巾角。”后因以“魏文手巾”為精于彈棋之典。
    唐 李頎 《彈棋歌》:“聯翩百中皆造微, 魏文手巾不足比。”

    “魏文手巾”的單字解釋

    】:1.周朝國名(前403—前225)。戰國七雄之一。在今河南北部、山西西南部,為秦所滅。2.朝代名。1.三國之一(220—265)。與吳、蜀并立。曹操子曹丕所建。占有黃河流域、淮河流域等地區,建都洛陽,國號魏,史稱曹魏。為晉所滅。2.北朝之一(386—534)。鮮卑族拓跋珪所建。公元398年建都平城(今山西大同)。公元439年統一北方,公元494年遷都洛陽,史稱北魏,又稱后魏、拓跋魏、元魏。后分裂為東魏(534—550)、西魏(535—556)。東魏為北齊所滅,西魏為北周所滅。
    】:1.字;語言的書面形式:甲骨文。英文。2.文章:散文。議論文。3.文言:半文半白。4.指文科:文理分科。5.非軍事的。與“武”相對:文職。文武雙全。6.柔和;不猛烈:文弱。文火。7.舊指禮節、儀式等:繁文縟節。8.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:天文。水文。9.在身上、臉上刺畫花紋或字:文身。文雙頰。10.文飾;掩飾:文過飾非。11.?量詞。用于舊時的銅錢:一文不值。
    】:1.人體上肢前端能拿東西的部分。2.小巧而便于拿的:手冊。手槍。3.拿著:人手一冊。4.做某種工作或有某種技能的人:炮手。拖拉機手。能手。選手。5.親手:手植。手書。6.指本領、手段等:妙手回春。眼高手低。心狠手辣。
    】:擦東西或包裹、覆蓋東西的小塊的紡織品:手巾。毛巾。頭巾。圍巾。領巾。枕巾。

    “魏文手巾”的相關詞語

    * 魏文手巾的讀音是:wèi wén shǒu jīn,魏文手巾的意思:魏文手巾 《三國志》卷二《魏書·文帝紀》 「評曰:文帝天資文藻,下筆成章,博聞彊識,才蓺兼該;若加之曠大之度,勵以公平之誠,邁志存道,克廣德心,則古之賢主,何遠之有哉!」南朝宋·裴松之注引《博物志》曰:「帝善彈棋,能用手巾角。時有一書生,又能低頭以所冠著葛巾角撇棋。」 “帝善彈棋,能用手巾角。”后因以“魏文手巾”為精于彈棋之典。 唐 李頎 《彈棋歌》:“聯翩百中皆造微, 魏文手巾不足比。”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