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氏的讀音 魏氏的意思
傳說中的古代善射者,羿的四傳弟子。
- 魏
- 氏
“魏氏”的讀音
- 拼音讀音:
- [wèi shì]
- 漢字注音:
- ㄨㄟˋ ㄕˋ
- 簡繁字形:
- 是否常用:
- 否
“魏氏”的意思
基本解釋
基本解釋
傳說中的古代善射者,羿的四傳弟子。
網絡解釋
“魏氏”的單字解釋
【魏】:1.周朝國名(前403—前225)。戰國七雄之一。在今河南北部、山西西南部,為秦所滅。2.朝代名。1.三國之一(220—265)。與吳、蜀并立。曹操子曹丕所建。占有黃河流域、淮河流域等地區,建都洛陽,國號魏,史稱曹魏。為晉所滅。2.北朝之一(386—534)。鮮卑族拓跋珪所建。公元398年建都平城(今山西大同)。公元439年統一北方,公元494年遷都洛陽,史稱北魏,又稱后魏、拓跋魏、元魏。后分裂為東魏(534—550)、西魏(535—556)。東魏為北齊所滅,西魏為北周所滅。
【氏】:[shì]1.姓(張氏是“姓張的”):張氏兄弟。2.舊時放在已婚婦女的姓后,通常在父姓前再加夫姓,作為稱呼:趙王氏(夫姓趙,父姓王)。3.對名人專家的稱呼:顧氏(顧炎武)《日知錄》。攝氏溫度計。達爾文氏。4.用在親屬關系字的后面稱自己的親屬:舅氏(母舅)。母氏。5.姓。[zhī]見〖月氏〗。
“魏氏”的相關詞語
“魏氏”造句
惠民魏氏家族原籍河北棗強,明初遷至山東棣州。
此人便是我魏氏酒坊的趙師傅,名喚趙啟,原是北地流民,隆和初年逃難至此,被我留下來,后來發現趙師傅擅長釀酒,因此便開了我魏氏酒坊。
此自秦以來,所以狐鳴篝中,王在掌中,卯金伏誅,魏氏當涂,黠盜好雄。
令妃,即追封的孝儀皇后魏氏,內管領清泰女,本為漢軍正黃旗包衣管領下人。
魏氏初載,委授銓衡,總齊清議,十有馀年。
自魏氏不競,周、齊抗衡,分四海之民,斗二邦之力,遞為強弱,多歷年所。
魏氏紀念禮拜堂為紅磚清水墻單層結構,紅磚坡頂,平面布局呈拉丁十字型,十字底部為入堂口,口邊建有一座方形的鐘塔,堂內祭壇則設在十字的頂部。
范先生當真如此說,這么說來我魏氏這個不肖子總算是開竅了。
通過對幾種細化晶粒方法的比較,提出采用二次正火可細化晶粒并消除魏氏組織.
振動焊接使得焊縫和熱影響區的組織明顯細化,熔合區和過熱區變窄,魏氏組織減小或消失.
* 魏氏的讀音是:wèi shì,魏氏的意思:傳說中的古代善射者,羿的四傳弟子。
基本解釋
傳說中的古代善射者,羿的四傳弟子。【魏】:1.周朝國名(前403—前225)。戰國七雄之一。在今河南北部、山西西南部,為秦所滅。2.朝代名。1.三國之一(220—265)。與吳、蜀并立。曹操子曹丕所建。占有黃河流域、淮河流域等地區,建都洛陽,國號魏,史稱曹魏。為晉所滅。2.北朝之一(386—534)。鮮卑族拓跋珪所建。公元398年建都平城(今山西大同)。公元439年統一北方,公元494年遷都洛陽,史稱北魏,又稱后魏、拓跋魏、元魏。后分裂為東魏(534—550)、西魏(535—556)。東魏為北齊所滅,西魏為北周所滅。
【氏】:[shì]1.姓(張氏是“姓張的”):張氏兄弟。2.舊時放在已婚婦女的姓后,通常在父姓前再加夫姓,作為稱呼:趙王氏(夫姓趙,父姓王)。3.對名人專家的稱呼:顧氏(顧炎武)《日知錄》。攝氏溫度計。達爾文氏。4.用在親屬關系字的后面稱自己的親屬:舅氏(母舅)。母氏。5.姓。[zhī]見〖月氏〗。
惠民魏氏家族原籍河北棗強,明初遷至山東棣州。
此人便是我魏氏酒坊的趙師傅,名喚趙啟,原是北地流民,隆和初年逃難至此,被我留下來,后來發現趙師傅擅長釀酒,因此便開了我魏氏酒坊。
此自秦以來,所以狐鳴篝中,王在掌中,卯金伏誅,魏氏當涂,黠盜好雄。
令妃,即追封的孝儀皇后魏氏,內管領清泰女,本為漢軍正黃旗包衣管領下人。
魏氏初載,委授銓衡,總齊清議,十有馀年。
自魏氏不競,周、齊抗衡,分四海之民,斗二邦之力,遞為強弱,多歷年所。
魏氏紀念禮拜堂為紅磚清水墻單層結構,紅磚坡頂,平面布局呈拉丁十字型,十字底部為入堂口,口邊建有一座方形的鐘塔,堂內祭壇則設在十字的頂部。
范先生當真如此說,這么說來我魏氏這個不肖子總算是開竅了。
通過對幾種細化晶粒方法的比較,提出采用二次正火可細化晶粒并消除魏氏組織.
振動焊接使得焊縫和熱影響區的組織明顯細化,熔合區和過熱區變窄,魏氏組織減小或消失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