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瓣兒醬的讀音 豆瓣兒醬的意思
豆瓣兒醬 dòubànrjiàng[broad bean sauce] 以大豆或蠶豆為主要原料制成的、帶有豆瓣兒的醬
- 豆
- 瓣
- 兒
- 醬
“豆瓣兒醬”的讀音
- 拼音讀音:
- [dòu bàn ér jiàng]
- 漢字注音:
- ㄉㄡˋ ㄅㄢˋ ㄦˊ ㄐㄧㄤˋ
- 簡繁字形:
- 豆瓣兒醬
- 是否常用:
- 是
“豆瓣兒醬”的意思
基本解釋
基本解釋
豆瓣兒醬 dòubànrjiàng
[broad bean sauce] 以大豆或蠶豆為主要原料制成的、帶有豆瓣兒的醬
網絡解釋
“豆瓣兒醬”的單字解釋
【豆】:1.雙子葉植物的一科,木本、草本植物都有,如“紫檀”、“槐樹”、“黃豆”、“綠豆”、“紅豆”、“豌豆”、“落花生”等,日常統稱豆類植物,亦指這些植物的種子:豆科。豆子。豆莢(豆角兒)。豆漿。豆綠。煮豆燃萁。目光如豆。2.形狀像豆粒的東西:土豆兒。3.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,形狀像高腳盤:俎豆。4.姓。
【瓣】:1.花瓣:梅花有五個瓣兒。2.植物的種子、果實或球莖可以分開的小塊兒:豆瓣兒。橘子瓣兒。蒜瓣兒。3.物體自然地分成或破碎后分成的部分:四角八瓣兒。碗摔成幾瓣兒。4.瓣膜的簡稱。5.用于花瓣、葉片或種子、果實、球莖分開的小塊兒:兩瓣兒蒜。把西瓜切成四瓣兒。
【兒】:1.雄性的:兒馬。兒狗。2.后綴(注音作r)。3.名詞后綴,主要有下面幾種作用。a)表示小:盆兒、棍兒、窟窿兒、小車兒。b)表示詞性變化:吃兒、蓋兒、卷(juǎn)兒(動詞名詞化);亮兒、尖兒、零碎兒(形容詞名詞化)。c)表示具體事物抽象化:門兒、根兒、油水兒。d)區別不同事物:白面—白面兒(海洛因),老家—老家兒(父母和家中其他長輩)。4.少數動詞的后綴:玩兒。火兒。參看〖兒化〗。“兒”
【醬】:1.一種調味品。用發酵后的豆、麥等加鹽制成:黃醬。甜面醬。2.像醬的糊狀食物:果醬。芝麻醬。3.用醬或醬油腌制(菜蔬):醬了點黃瓜。4.用醬或醬油腌制的(菜蔬):醬蘿卜。5.一種烹飪方法。和鹵的做法相似,只是最后需把湯汁燒稠,使濃汁附蓋在原料上。
“豆瓣兒醬”的相關詞語
* 豆瓣兒醬的讀音是:dòu bàn ér jiàng,豆瓣兒醬的意思:豆瓣兒醬 dòubànrjiàng[broad bean sauce] 以大豆或蠶豆為主要原料制成的、帶有豆瓣兒的醬
基本解釋
豆瓣兒醬 dòubànrjiàng
[broad bean sauce] 以大豆或蠶豆為主要原料制成的、帶有豆瓣兒的醬

【豆】:1.雙子葉植物的一科,木本、草本植物都有,如“紫檀”、“槐樹”、“黃豆”、“綠豆”、“紅豆”、“豌豆”、“落花生”等,日常統稱豆類植物,亦指這些植物的種子:豆科。豆子。豆莢(豆角兒)。豆漿。豆綠。煮豆燃萁。目光如豆。2.形狀像豆粒的東西:土豆兒。3.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,形狀像高腳盤:俎豆。4.姓。
【瓣】:1.花瓣:梅花有五個瓣兒。2.植物的種子、果實或球莖可以分開的小塊兒:豆瓣兒。橘子瓣兒。蒜瓣兒。3.物體自然地分成或破碎后分成的部分:四角八瓣兒。碗摔成幾瓣兒。4.瓣膜的簡稱。5.用于花瓣、葉片或種子、果實、球莖分開的小塊兒:兩瓣兒蒜。把西瓜切成四瓣兒。
【兒】:1.雄性的:兒馬。兒狗。2.后綴(注音作r)。3.名詞后綴,主要有下面幾種作用。a)表示小:盆兒、棍兒、窟窿兒、小車兒。b)表示詞性變化:吃兒、蓋兒、卷(juǎn)兒(動詞名詞化);亮兒、尖兒、零碎兒(形容詞名詞化)。c)表示具體事物抽象化:門兒、根兒、油水兒。d)區別不同事物:白面—白面兒(海洛因),老家—老家兒(父母和家中其他長輩)。4.少數動詞的后綴:玩兒。火兒。參看〖兒化〗。“兒”
【醬】:1.一種調味品。用發酵后的豆、麥等加鹽制成:黃醬。甜面醬。2.像醬的糊狀食物:果醬。芝麻醬。3.用醬或醬油腌制(菜蔬):醬了點黃瓜。4.用醬或醬油腌制的(菜蔬):醬蘿卜。5.一種烹飪方法。和鹵的做法相似,只是最后需把湯汁燒稠,使濃汁附蓋在原料上。